抵达 ——高二年级秋游总结(二)

发布者:学生处发布时间:2024-12-13浏览次数:10

晨雨已然落尽,车轮咔哒作响,一刻不停,将我们送到乡间。没有油墨和书页翻动,这里淡淡散开的,是区别于校园的乡野气息。双脚踏上土地,望穿座座田舍、枝枝繁花,我们拨开摇摆的长叶,抵达泥土味道的秋天。

停不下兴奋的低语,我们跟上那只竖起的班牌,直到安坐在长条的桌边。微风拂过,田里草莓交头接耳,叠叶摩枝,面容和蔼的老师讲起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名词——中医。从望闻问切开始,每一个细微或宏大的概念收进有力而温厚的指尖。整体的医学崇尚着和谐,这是古往今来民族血脉里书写的字眼。

很快,目光移到了面前椭圆状的金属容器——倒入桂枝、丁香还有星星点点的深褐,深深浅浅的绿在磨槽底部绽开,然后压于沉沉磨盘之下。同学们开始了劳动。背景里,笑声、讨论声此起彼伏,胳膊、手肘、手掌,每一块肌肉都发挥起作用。酸痛开始侵扰着神经,力度开始慢慢减弱,但再次推动手臂,又是一轮新的碾摩。

阳光沿着大棚的骨架缓缓流淌,每个学生的目光都落在与桌面与土地相连的磨盘底,面前是药尘药粉的熏香,背后,满地的草莓等待生长。药粉落入香囊,我们便收集了半日的欢欣。

磨豆浆也是如此妙趣横生,我们像没见过豆浆一样大惊小怪、大呼小叫,豆渣多了加水,豆浆稀了加豆,石磨被我们转得虎虎生风。乳白的豆汁滴滴饱满,落入碗中,甚是令人胃口大开,但是未经加工的豆浆只会搞坏肠胃。我们只好遗憾地吃了盒饭。

再后来我们登上大巴车去往田间,乡野的气味从未如此浓厚地将我们包围。黄绒般的草地与丛丛白鹅先后映入眼帘,最后在一片红薯地前我们停下脚步。按照老师的指示,我们分批领了铲子、塑料袋,踩着田间沟壑,生涩而惊奇地迈上这片厚重柔软的土地。起初总是很艰难的,我们习惯于钢笔、水笔、荧光笔的手握不来铲子,又没有庄稼人那样的敏锐细致,一铲下去,挖到红薯前总是先磕到石头,引起虎口一震。后来便是逐渐熟悉起来:先顺着层层藤蔓与叶子,条分缕析地寻找其源头,再顺着根部一点点下挖。小时候惯常于花鸟虫鱼打交道,现在连碰到蚯蚓都会惊诧。手中的袋子愈发鼓胀,童年的回忆与野地里肆意撒欢的劲头也逐渐在我们身上复苏。

我们总觉得触摸到了些泥土以外的东西,孩童亲近水与尘泥,长大后却总要离这些生命孕育的源头远一点,怕弄脏了衣服和双手。但是拨开那些藤蔓、尝试将其连根拔起时,我们却感到手上握着的并不只是或枯干或青翠的枝叶,而是整片大地不容置疑的根脉。这正是此次秋游带给我们的——抵达,抵达自然的核心,抵达我们生命的核心。